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持续了三年多时间。其实在战争爆发仅一年后,中朝与美方就开始了停战谈判,而战俘问题成为谈判中最棘手的议题。战争结束后,约6000名志愿军战俘回到祖国,其中第60军180师的杨玉华是唯一一位女性战俘。由于身份特殊,她的经历被一些媒体歪曲报道。那么,这位女战士在战俘营的真实遭遇如何?回国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?
180师的浴血奋战
1951年2月,第60军180师奉命入朝作战。这支部队由朱德总司令亲自组建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。5月16日,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打响,180师承担起牵制美军王牌部队的重任。在友邻部队调离的情况下,他们孤军奋战,先后突破敌军多道防线,击毁美军坦克10辆。
展开剩余76%5月21日战役结束时,180师已突进至战线最前沿。两天后接到撤退命令时,由于通讯延误,他们成为最后撤离的部队。在掩护伤员渡江时,美军趁机包抄,180师陷入重围。突围过程中,600多名战士被激流卷走。最终全师仅剩4000余人归队,伤亡惨重。师卫生队的护士杨玉华也在被俘之列。
这位来自重庆的姑娘16岁参军,在卫生处担任护士。虽然不用直接参战,但她经常冒着炮火抢救伤员,甚至把自己的口粮让给伤员,自己挖野菜充饥。正是这个善举导致她食物中毒,未能随大部队突围而被俘。
战俘营中的抗争
被俘后,杨玉华最初因短发和满身血污未被认出性别。直到7月才被发现是女性,被转送至釜山女俘营。在那里,她与朝鲜女战俘同住,建立了深厚友谊。一次朝鲜战俘集体绝食抗议时,杨玉华毅然打翻饭菜表示支持,为此遭到毒打。
1953年8月,停战协议签署后,杨玉华踏上归途。在遣返列车上,当美军投掷催泪弹时,她挺身保护战友,自己却被严重烧伤。抵达板门店时,她高举珍藏的五星红旗,热泪盈眶地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战友。
回国后的风雨人生
回国后,杨玉华与战俘营相识的战友刘英虎结婚,在重庆当小学教师。然而丈夫后来因作风问题入狱,两人被迫离婚。一些媒体趁机炒作她被俘经历,给她带来巨大压力。在战友们的鼓励下,她最终走出阴影,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。
晚年时,杨玉华与一位驻军干部再结连理,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。尽管作为唯一被俘女志愿军,她的人生比常人更多坎坷,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骨气与尊严。这位普通护士用自己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点资讯